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据报道,个人养老金试点或启动在即。江苏银保监局日前发布的《江苏银行(600919)业保险业服务新市民实施方案》第44条显示,银行机构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为新市民自愿开立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以来,首个地方提出要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立提供服务。
自2022年4月《意见》发布以来,市场各方反响非常热烈,尽管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等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但各方人士及广大的投资者(消费者)对此都很好奇,并有不少从业人员对此文件进行专业解读,各种见解五花八门。在此,本文将从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本源及国际惯例出发,从操作层面或技术层面来谈一点实务性的东西,借此厘清人们对个人养老金的一些误解、误会。本文将从缴费、投资、税制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养老金的几个关键性制度问题。
关于个人养老金缴费问题
在个人养老金缴费环节,人们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误解:开户资格、资金来源及缴费标准。
首先,开户资格。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人,只能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但不包括正在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也不包括没有参加工作的婴幼儿和青少年。因为个人养老金是为尚未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全体劳动者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金。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着10亿人口,其中正在领取退休金的人约为2.9亿人,也就是说,有条件参加个人养老金的人,为正在劳动年龄段的7.1亿人。其中,3.3亿在岗职工参加个人养老金的意愿和能力应明显强于3.8亿城乡居民。
其次,资金来源。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的资金来源,是会来自于个人缴费,从而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可由他人代为缴纳。
第三,缴费限额。根据现有文件规定,有资格开户的缴费人,全年缴费的最大限额为12000元,既可以在当年分次缴,也可以一次缴,但最迟缴费期限不得晚于当年12月31日。如果在此日期前没有缴费,则视作放弃当期缴费,以后不得补缴。
在缴费标准上,业内人士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有许多人认为,个人养老金全年缴费限额只有12000元,这一标准太低了,他们担心有钱人可能没有兴趣参加。在此,我们必须特别强调的是,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为全体劳动者提供一个补充养老金制度安排,不仅仅是针对有钱人。因此,有的国家排斥高收入者参加,也有的国家不排斥,但这些国家的个人养老金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属性,那就是缴费标准有意压得很低,比方,美国个人养老金(IRA)全年缴费标准只有美国企业年金(401K)的1/10左右。
因此,我国个人养老金的缴费标准(12000元/年)是合适的,也是科学可行的。因为对于80%的中低收入者来说,只有这样的低门槛、低成本的缴费标准,才是可望又可及的,他们才有主动参与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这才是一种普惠性的制度安排。在这一点上,个人养老金不必考虑高收入者的感受,但不排斥高收入者自愿参加。
关于个人养老金投资问题
个人养老金如何投资、如何保值,这可能是市场各方最感兴趣,也是误会最多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澄清:
第一,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不能直接炒股。有人误以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等同于股民的炒股账户,可以自由炒股或买卖其他金融产品。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封闭账户,资金只进不出,在退休前不允许动用或提取,只有三种例外:缴费人残疾、死亡或移民出国。因此,从长远来看,众多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将会汇集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它们将会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所有者大多不是专业投资者,而且单个账户资金较少,因此,从账户管理成本及规模效应来讲,单个账户不适合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也就是说,个人养老金账户不同于股民的炒股账户,它不允许“短炒”,也不允许直接“炒股”。
第二,个人养老金账户有严格的投资品种限制。在现实中,哪些金融产品能够入围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标的?它有严格的筛选机制,并由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统一认定与规定。从现行金融产品类别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规定来看,有资格进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的金融产品要具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特性,具体为: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四类。
因此,最终能够入围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的,一定是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统一认可的、风险与收益适度的金融产品。